欲將同異較錙銖,肝膽猶能楚越如。
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蘇軾)
若要以極細微的標準來衡量事物的差異,那麼世間萬象都會顯得格格不入;肝膽本為同體之物,卻也能像楚國與越國相隔那麼遙遠。如果我們相信萬物雖形態各異,但其本質都是一致,萬物一理,那麼你便能理解我,我也能理解魚。
這首詩不以禪語為裝飾,但將禪的「不二法門」、「物我合一」與「理事無礙」等核心理念化為詩的靈魂。
禪宗強調「無分別智」,即不執著於事物的表面差異。「欲將同異較錙銖」此句批判過度分析同異的行為;真理不在細節的分辨,而在整體直觀的體悟。即使是同體之物,也可能因執念而分離;「肝膽猶能楚越如」說出人我之間的隔閡在於有分別心,破除分別心,則肝膽不再楚越,人我亦可契合。,蘇軾相信世界雖多樣性,但萬象雖異,卻殊途同歸於一理;,「若信萬殊歸一理」,則「子今知我我知魚」,人與人以至人與魚之間的理解都是可能的。
To weigh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by grains of gold,
Even liver and gall may turn like Chu and Yue afar.
Yet if one believes all variance flows to a single truth,
Then you now know me, and I know the
joy of fi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