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
微風輕拂,柳枝斜垂,春天尚未過去,。這是典型的江南春景,柔美而靜謐。但「未老」暗示春將逝,柳斜也非勃發之態,已有倦意。
登上超然台遠望,壕溝中春水蕩漾,城中繁花似錦。這是密州春日盛景,蘇軾以「試上」二字,帶出一種遊興,也透露出一種「且看」的心情——非真投入,而是借景遣懷。
前面明媚,此處「煙雨暗千家」,千家暗淡,煙雨迷濛,一句反轉,春光不再明亮,而是籠罩在一層濕冷的哀愁中。這「暗」字,是詞上片的情緒轉折,也為下片的情感鋪墊。
寒食節後,酒醒人醒,卻不免長嘆。寒食本是禁火之日,象徵清冷與思念,酒醒後的「咨嗟」,是對過往的感慨,也是對現實的無奈。
不要對故人談故國之事,還是用新火煮新茶吧。這句極妙:一方面是自我勸慰,勸自己不要沉溺於舊事舊情;另一方面,「新火」「新茶」象徵新生活、新希望,是一種轉念的豁達。但這豁達中,仍有一絲強作歡顏的味道。
最後一句,「詩酒趁年華」看似豪放,其實最傷感。「趁年華」是因為年華易逝,詩酒須及時。這不是純粹的樂觀,而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灑脫,是蘇軾一貫的「悲中有樂,樂中藏悲」。
蘇軾在這首詞中,以春景為幕,以寒食為引,寫出一種「人在春中,心在遠方」的情懷。他不願沉溺於故國故人之思,卻又無法真正放下,只能以「詩酒」「新茶」自遣。這種情感,不是悲痛,而是淡淡的、深深的孤獨。
Spring not yet
old, the breeze soft, willows leaning low.
Climb up
Chaoran Terrace and gaze afar—
Half the moat
shimmers with spring water, the whole city blooms.
Mist and rain
dim a thousand homes.
After Cold
Food Day, wine sobers, sighs arise.
Do not speak
to old friends of the old land—
Better to try
new fire and brew new tea.
Let poetry and
wine seize the fleeting yea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