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西湖雜詠·秋 薛昂夫.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

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閒亭榭。

分付畫船且慢者。歌,休唱徹;詩,乘興寫。

(薛昂夫)



薛昂夫此曲,表面寫秋景,實則寫心。有人傷春悲秋,此曲卻心境開朗,讚頌自然界的景象,機趣盎然。曲中的「畫船」、「歌」、「詩」,皆是心境的延伸,不為表演,而是為留白與即興,讓情感在未逝之處流動。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三句,起筆強調秋意初染,非盛非衰。紅葉疏落,芙蓉將謝,皆留有空白與「還有」的美。天然妝點,非人為安排,卻恰如屏風般鋪陳眼前,既有畫意,亦有命意。這不是寫「秋之盛」,而是寫「秋將臨」,正如人生的過渡:不再年少,未至衰老,正是「心之所繫」的時候。

「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閒亭榭」三句,描繪光影流轉,亭榭忽現。霞光與夕陽皆為轉瞬即逝之景,象徵時間的流動與不可挽留。「閒」字非空無,而是心境的閒適;「閃出」一詞極妙,彷彿心念一閃,亭榭即現。此處所見之景,是似逝將逝。若珍惜這閒適,心裡盡可留住這一刻的美。

「分付畫船且慢者。歌,休唱徹;詩,乘興寫」三句,是對創作的態度,也是對人生的態度:不求急,不求盡,不求全,只求真,只求當下。「分付」語氣親密,似對船夫低語,亦似對自己心念的囑咐;「且慢」,良辰美景何須急;「歌休唱徹」,留有餘音;「詩乘興寫」,不為表達而寫,而是乘興而發。

同樣的秋景,不一樣的情懷,正是「非景牽人,人心做景」的好例子。這正是中國古典美學中「情景交融」的精髓 - 景物本無情,因人心而生意;而人心亦因景而起波瀾。



Sparse woods, red leaves; hibiscus fading—

Nature paints the autumn screen, unbidden.

Broken clouds veil the sky, the sun leans westward,

A quiet pavilion flashes from the mountain’s waist.

Tell the painted boat: no need to rush.

Let the song pause before its final note;

Let the poem rise, just as the mood stir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