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爲新婚,菟絲附女蘿。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爲!

導讀:女子的孤獨與等待

這首詩以女子的口吻寫成,開篇以「孤生竹」比喻自身的孤立柔弱,雖深根於泰山,卻仍顯孤單。隨後以「菟絲附女蘿」描繪新婚的依附與纏綿,表達對婚姻的渴望。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隔著千里山陂,女子只能在相思中憔悴,盼望迎娶的車輛遲遲不至。詩人以蕙蘭自喻,青春正盛卻無人採擷,憂心年華流逝。最後一句「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爲」語氣由柔婉轉為哀傷,既是對男子的質疑,也是對自身命運的反思。

全詩的情感走向是:孤獨寄望婚姻依附相思隔阻青春流逝自我質疑。它展現了女子在婚戀中的無奈與痛苦,既有柔情,也有怨懟。


詩文演繹

我如孤竹,獨自生長在山坳裡,根雖深卻仍孤單。

與你新婚,本應如菟絲纏女蘿,彼此依附,永不分離。 菟絲有時而生,夫婦也該有相聚的良機。 然而你遠在千里之外,山川阻隔,婚事遲遲未成。

我日日思念,容顏漸老,卻不見你的車馬到來。 青春如蕙蘭,正盛開光輝,卻無人採擷。 若再錯過時節,終將隨秋草一同枯萎。

你自譽高節,在外不越軌冶遊,遲歸也無損情誼。但人不在,高節與我何關?我該怎做,難道要在孤守中枯萎?不如另覓良人,莫讓青春空耗。


總結

此詩以女子口吻,藉植物比喻婚戀情感,由孤獨寄望、相思等待,漸入青春流逝與自我質疑。前半以竹、菟絲、女蘿等意象描寫女子柔弱孤立,渴望依附與新婚之情;中段轉入距離阻隔與思君之苦,語氣由期待轉為焦灼;後段以蕙蘭自喻,感嘆青春不再,終至自問:若君子高節不至,自己苦守又有何為?

全詩結構為:從孤獨寄望相思隔阻青春流逝決斷放下。情感層層遞進,語氣由柔婉轉為哀傷,展現女子在婚戀中所承受的孤獨與無奈。

 

詩後小記

傳統解讀把「賤妾亦何爲」視為女子的卑微自問,然而俗眼所見,這一句正是全詩的玄機。女子在漫長等待中,青春漸逝,心力憔悴,終於忍不住反問:你若仍不歸,我為何要再等?這不是自卑,而是決絕。她已經準備放下等待,另覓良人。如此一來,全詩的情感走向便不再是單純的哀怨,而是從依附到自覺,從等待到決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