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導讀:折花寄遠人,情重物輕
這首〈庭中有奇樹〉,表面上是贈物之詩,實則是思念之詩。詩人在庭院中見一株奇樹,花葉繁盛,心生感動,便折取其榮華,欲贈遠方所思之人。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情 - 他不是隨手摘花,而是精心選取最美的部分,只為寄託心意。
然而,詩人很快意識到現實的阻隔:「路遠莫致之」,花香盈袖,卻無法送達。這一轉折極為動人 - 情感已滿,行動卻止。於是他說:「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花並不貴重,貴的是它所承載的時間與情感。這句話,幾乎是整首詩的靈魂。
這首詩的美,在於它不強調物的價值,而強調物所寄之情。它不講誓言,不講永恆,只講一個人在離別之後,仍想送出心意,卻無法抵達的無奈。這種情感,千年不變。
讀這首詩,不妨想想:你是否也曾有過一份心意,想送給某人,卻因距離、時間、境遇而無法傳達?你是否也曾在某個午後,手握一物,心中卻滿是對方的影子?
若有,那麼你已是這首詩的知音之一。
譯文
庭院中有一棵奇特的樹,綠葉繁茂,花朵盛開。我輕攀枝條,折下最美的花朵,準備送給日夜思念的人。花香盈滿懷袖之間,情意彷彿隨之流轉,可惜路途遙遠,無法送達。這花本身並不珍貴,只是別離太久,唯望以花表達懷念之情罷。總結
這首詩以「折花贈遠人」為表,實則寫「情深路遠,物輕情重」。詩人不在乎花的價值,而在乎它所承載的思念。這種情感既含蓄又深沉,既有行動的衝動,也有現實的阻隔,最終化為一種無聲的等待與感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