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盪子婦。
盪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導讀:美麗不是幸福的保證

這首〈青青河畔草〉,開篇如畫。河畔青草,園中垂柳,春意盎然;樓上女子,盈盈皎皎,素手輕伸,妝容精緻。詩人用一連串疊字 -「青青」「鬱鬱」「盈盈」「皎皎」「娥娥」「纖纖」,將女子的美描寫得如夢如幻,幾乎讓人忘了這是詩,不是畫。

但畫面很快轉折。她曾是倡家女,今為盪子婦。這不是身份的提升,而是命運的漂泊。她的丈夫遠行不歸,空床難守,她的從良沒有換來穩定的生活,反而成了孤寂的開始。

這首詩的力量,在於它不批判女子的過往,也不責怪男子的離去。它只是靜靜地描寫,描寫一個美麗女子的孤獨,描寫春日裡的空床,描寫一段無人回應的守候。

讀這首詩,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是否也曾以為美麗能換來幸福?是否也曾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感受到最深的孤獨?

譯文

河邊的草色青蔥,園中的柳樹繁茂。

樓上的女子姿態婀娜,在窗前如月般皎潔。

她妝容精緻,露出纖細白嫩的手。

她曾是歌舞藝人,今成為遊子之妻。

不料遊子遠行總不歸,丟下她一人獨守空房,實在寂寞難奈。

總結

這首詩由春景起筆,描寫女子的美貌與姿態,進而揭示她的身世與情感困境。詩人不批判、不誇張,只以平靜語氣寫出一段深深的孤寂與命運的無奈。女子如畫,卻困於畫中;她的美,不是幸福的象徵,而是寂寞的展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