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新秋風雨。客恨客愁無數。我是臥雲人,悔到紅塵深處。難住。難住。拂袖青山歸去。
(朱敦儒)
一夜之間,新秋的風雨來襲。客居中無窮無盡的怨懟與憂愁,如風雨般湧來。我本是臥雲隱居之人,後悔來到這世俗人間。難以安住。難以久安。還是拂袖而去,回歸自然,歸隱青山吧。
這首詞短小精悍,通過秋風秋雨的意象,抒發了詞人在客居中的怨愁與對誤入紅塵的悔悟,選擇拂袖而去,表達出強烈的歸隱之情。
可是歸隱還須自我標榜?「我是臥雲人」像是自我辯護:我本不該入世,是世俗誤我?還是我誤了自己?其實是心未定,道未成,所以才要用「臥雲」來掩飾。
所謂「悔到紅塵深處」,紅塵不會主動吞人,悔該是自己被外緣所影响,心不定、志不堅。
「拂袖」本是瀟灑之舉,但此處「拂袖青山歸去」,卻帶著怨懟與無奈。他不是歸山,而是逃避。
整首詞就是設下「臥雲人」的身份,進入紅塵,卻又悔恨不已,最後拂袖而去。這過程,像是一場自編的修行幻象,但演到中途,發現自己演不下去了,暴露了內心的矛盾、修行的不足、情緒的失控。
深究其情,他充其量只是自了漢。他悔的是自己誤入紅塵,卻不見對紅塵中人的一絲關懷;他拂袖而去,是因為「難住」,不是因為「看透」;他歸青山,是為了逃避,而不是為了修行或濟世。
這樣的隱逸,不是「大隱隱於市」,而是「小隱困於心」。
一夜風聲如訴,客心未曾安住。
自譽臥雲人,總在紅塵迷路。
難處。難處。青山非好歸途。
One night,
fresh autumn wind and rain,
Countless
sorrows haunt the wandering guest.
I call myself
a cloud-dwelling man,
Yet regret
sinking deep into the dusty world.
Hard to stay.
Hard to stay.
I whisk my
sleeves and return to the green hill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