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
白雲終日倚,青山總不知。
(洞山良价)
青山和白雲是在大自然中相輔相成的存在,它們之間的關係正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完美體現。白雲依附青山而顯得靈動,青山含藏白雲而更具生機,兩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方,世界都會失色不少。
六祖慧能說: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
《華嚴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修行關鍵:不離煩惱而證菩提。白雲(煩惱)不必被驅逐,因為它本依青山(佛性)而存;修行不是要消滅白雲,而是認清它的虛幻,回歸青山的寂靜。青山「總不知」,正是教我們不與煩惱對立,而是超越對立,直觀其空性。
正是: 不動青山如佛性,變幻白雲是煩惱,青山白雲兩不二,無邊煩惱即菩提。
The
still mountain fathers the drifting clouds,
The clouds, its children, ever linger near.
Clouds rest upon it through endless days,
Yet the mountain knows not, serene and clear.
觀察, 轉念, 放下
煩惱:你不小心丟了個重要物品,比如手機或錢包,心裡懊悔、自責,覺得倒霉透頂。這是白雲的飄散,執著於失去而生苦。
轉為菩提:觀察這懊惱:它不過是對「擁有」的執念。想想物品本是因緣聚散,失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放下自責,你可能發現這是個機會, 比如重新整理生活,或體會無常的道理。煩惱(懊悔)化為看破執著的智慧,青山的清淨浮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