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

三十六. 舉 軍 而 爭 利 , 則 不 及

 


舉 軍 而 爭 利 , 則 不 及 ; 委 軍 而 爭 利 , 則 輜 重捐 。是 故 卷 甲 而 趨 ,日 夜 不 處 , 倍 道 兼 行 , 百 里 而爭利 , 則 擒 三 將 軍 , 勁者 先 , 疲 者 後 ,其 法 十 一 而至 ; 五 十 里 而 爭 利 , 則 蹶 上 將 軍 , 其 法 半至 ; 卅 里而 爭利, 則 三 分 之 二 至 。 是 故 軍 無 輜 重 則 亡 , 無 糧食則 亡 ,無 委 積 則 亡 。故不 知 諸 侯 之 謀 者 , 不 能 豫交 ; 不知 山 林 、 險 阻 、 沮 澤之 形 者 , 不能 行軍 , 不能 鄉 導 者 , 不 能 得 地 利 。


假借四大以為身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毘舍浮佛)



心本無生,如幻如夢

當下的苦樂,是否真的屬於我們?外境如水中倒影,隨心而現,並非實有。罪與福不過是心的投射,生滅如幻。深入觀察,便能看見,執著不過是虛幻自縛。心靜時,外境自然消散。 我們的身體,其本質只是假借地水火風暫時聚合。它生於緣起,終將消於緣滅。若執迷於「我」與「我的身體」,便會陷入無休無止的苦痛循環。唯有看破假象,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與安寧。 境遇催生情緒,但情緒源於執念,並非心的本質。心從來不生,真如不滅。觀察心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這一切都宛如夢境。當我們不再認同情緒,內心即現清明之光。 靜坐片刻,問自己:「我究竟是誰?什麼是真實?」放下對前境的執著,就能在無常中找到永恆的安定。歡迎追隨我們,一同探索心的本源,打開覺醒的大門,共步解脫之路。



心隨萬境轉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摩拏羅)



心隨萬境轉,此心自安然
每一天,我們都在面對外界的千變萬化:喜悅、煩惱、意外來襲,心似乎隨萬境流轉。但你可曾想過,真正的自在,不是抗拒這些變化,而是順應它們?如水流般,內心柔和卻有力量。 心隨萬境而轉,但在萬千轉折中,你是否能認得自己的本性?真正的你並不隨悲喜飄搖。當你找到那份內在定力,世間的喜、憂、成、敗,不再能束縛你。那一刻,你會感受到充滿幽然的平靜。 學會像水一樣,隨流而行。這不是消極放棄,而是深刻的智慧——在流動中承認並接納自己真實的本質。當你無需執著於某一情境,無需向外尋找快樂或逃避痛苦,反而能擁有心如止水的淡然安穩。 人生的大智慧藏在每一刻的練習中。下一次,當你遇到困惑或喜悅,試著停下來,觀察自己的心。用今天這句智慧指引自己:“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接受,放下,重新發現本真的心。一起從當下開始修行吧!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觀諸有為如重病


觀諸有為如重病。憂悲苦惱惑所纏,三毒猛火恒熾然,無始時來不休息。

華嚴經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三十五.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于軍事。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三十四. 夫兵形象水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




 

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


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輾轉成無量無邊煩惱。

菩提心論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三十三.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于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


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滴,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地藏經


 

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三十二. 故 知 戰 之 地 , 知 戰 之 日


故 知 戰 之 地 , 知 戰 之 日 , 則 可 千 里 而 會 戰 。不知戰 地 , 不 知 戰日, 則 左 不 能 救 右 , 右 不 能 救 左 ,前 不能 救 後 , 後 不 能救 前 , 而 況遠 者數 十 里 , 近 者數 里乎 ? 以 吾 度 之 , 越 人 之 兵 雖 多 , 亦奚 益 于 勝哉 ? 故曰 : 勝 可 為 也 , 敵 雖 眾 , 可 使 無 鬥 。


 

人心本淨,縱處穢濁則無瑕疵



人心本淨,縱處穢濁則無瑕疵,猶如日月不與冥合,亦如蓮花不為泥塵之所沾染。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三十一.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 所備者多,則我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如是一切善法,一切皆不放逸為根本


如是一切善法,一切皆不放逸為根本。

雜阿含經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三十. 故形人而我無形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則我之所與戰者,約 矣 。

 

一切諸有,如夢如幻


一切諸有,如夢如幻;一切煩惱,是魔是賊。

金經大乘法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二十九. 微乎微乎! 至于無形



微乎微乎! 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劃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




 

一切斷欲,截意根源



一切斷欲,截意根源,晝夜守一,必入定意。

法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