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教用來印證衡量一切講說教義經文真偽正邪的標準。
一直以來,對這三法印都不了了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比較易了解。[諸行無常]指宇宙萬有中一切現象都在生滅變異,無定相也無常性。[諸法無我]則指世界一切有為無為都是四大和合,緣起緣滅。唯四大皆空,五陰無我,虛偽無主,何來有我的本體。
但一說到[涅槃寂靜]這[涅槃],便帶點至高無尚的神秘色彩,比[無常][無我]更玄妙虛無,更難體會經驗理解。一向以為[涅槃]是滅道後的昇華狀態。
近日重讀曦比丘演講集,對[涅槃]開始有點認識。
[湼槃]是巴利文:Nibbana 的音譯,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用平常心看,[湼槃]是不須要昇天,也不須出世。日常起居,只要做到去除惱煩,斷絕苦痛這狀態,便是入湼槃之境。[湼槃]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狀態。
說是簡單,可要做到實在不易。對四聖諦,五蘊六入,八正道,十二因緣覺等基本義理要懂得透澈,貫徹修行,容易嗎?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經常共出同遊,是很要好的朋友。可日常交往中,愛針鋒相對,互相揶揄,逞口舌筆墨之爭。佛印一直扮演著[正面]的角色而蘇學士只有當上[負面]的份兒。無論如何,一切的嘻笑怒罵對著幹,都只是兩人的閒情逸趣,無損無二人的情誼。合該如此,真真假假,都借此對活寶貝筆下口裡留下佳話。這些小故事,有些志在賣弄文墨,有些含藏無限禪機,但都為後世茶餘飯後添上幾許話題。
佛印對蘇東坡的評價非常高,《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 飽讀詩書不難,要筆下無塵,本無一物,談何容易?
++++++++++++++++++++++++++++++++++++++++++++++++++++++
有一天蘇東坡跟佛印一起在打坐。
過了約一柱香的時間,兩人同時張開眼睛,結束打坐。蘇東坡覺得渾身舒暢,滿心歡喜地問佛印[你看我現在像什麼?]佛印說[我看學士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佛印說自己像尊佛,心中大樂。
佛印也問蘇東坡說[那學士看我像什麼呢?]蘇東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佔上風,今次可讓我找到機會了,於是回答佛印說[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佛印臉上微微一笑,便又繼續打坐了。
蘇東坡佔了佛印的便宜後,越想越樂。回到家便迫不急待地向蘇小妹詳述,弦耀一番。
[你被佛印比下了。]蘇小妹聽完蘇東坡的描述後說。
[什麼?我像尊佛,他像堆大便,怎麼會是我被比下了呢?]
[佛印心中有佛,觀看萬物皆有佛性,所以看你像尊佛。那大哥你當時心中到底裝了些什麼?”
這是比較多人引用的故事,也著實說出一切由心的道理.主觀的意志思想往往主宰了整個人的感觀行為,我執越重,孽障越深.對人有成見,便看他不順眼,無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看在眼內,聽在耳裡都不是味兒,瞋由此起,怒從心生,世界變得暴戾多了.
++++++++++++++++++++++++++++++++++++++++++++++++++++++
一天蘇東坡寫了首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非常得意,忙派人把它送到對江給佛印看。佛印看後只在上面批了[放屁]兩個字。東坡大為光火,立即乘船過江,找佛印大興問罪之師。
佛印早已在江邊‘候駕’了。東坡責問他為什麼罵人,佛印卻像沒事一樣反問他道[學士為何如此動氣?]東坡把批語的事說了,佛印呵呵大笑道[學士不是已經‘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麼一個‘放屁’就把你打過江來?]
這是另外一個較多人認識的故事。不受外力所影响,不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動,不為六根六塵六識所染,說說還可以,非修行中人,怎能不動心?
愛心怒心貪心癡心慾心戒心一切心,都因外緣所起.內境相應而生.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看得透嗎?
++++++++++++++++++++++++++++++++++++++++++++++++++++++
有一天,佛印和尚燒了條好魚準備下飯,忽遇蘇東坡來訪。佛印知蘇東坡好饞,故意把一口磬翻過來把魚蓋上,然後招呼東坡進門坐下。
蘇東坡進門前,早聞著魚香了。坐定後,他瞧見桌上除了粗茶淡飯,還有一口覆著的磬,心裏有數!
但見佛印一邊給自己添飯,一面假惺惺地說[哎呀,沒料貴客臨門,啥菜也沒準備,只有委曲你扒飯-----------]這「飯」字,拉得好長。
東坡看佛印絲毫沒有分享的意思,想到幾天前佛印拜託自己寫副對聯給某某施主,遂心生一計[日前你託我寫給某某的對聯,是要在『善』字上作文章吧?我早已作好,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先在』,下聯是『積善人家......積善人家......』糟!!.....這下面三字該怎麼接啊??]東坡故意想不起來。佛印好心,連忙幫腔道[慶有餘][什麼!『磬有魚』?那我不客氣囉!]東坡說著,一邊把磬給掀開,大快朵頤。
++++++++++++++++++++++++++++++++++++++++++++++++++++++
有一天,蘇東坡遊山玩水,來到半山裏一座古寺,正想進去,一個小和尚攔住了去路說[凡進廟者,不管是拜佛還是遊覽,都要交紋銀一兩]
蘇東坡奇怪的說[我遊覽過無數名刹古寺,從未有過進門要收銀兩的。] 小和尚無可奈何的說[這是方丈的規定,我們是只認銀子不認人。]
蘇東坡想給,可摸遍了全身,也不夠二兩銀子,只好說[ 對不起,今天忘記了帶銀子。] 這時,方丈走過來說[既然先生沒帶足銀子,就先收下這些吧!不過,請先生寫一根欠條,免得以後互不承認。]
蘇東坡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寫了一根欠條,交給了方丈。 方丈接過欠條,看到簽名,連忙施禮說[原來是蘇大學士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說著把那張欠條放進了袍袖之中,這才讓蘇東坡進廟門。
遊覽完畢,蘇東坡剛要走,又被老方丈攔住說[蘇大學士,既然來這裏一趟,就請蘇大學士給本寺山門,題寫一副對聯吧!] 蘇東坡看了看方丈說[好吧!拿紙筆來!] 一切妥當後,蘇東坡提筆在手,一揮而就。上聯是[鳳落禾下飛去鳥],下聯是:[馬到蘆邊草不生]。寫完後就頭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方丈請工匠把蘇東坡寫的對聯,雕刻在廟門兩邊的立柱上。
有一天,佛印和尚來到了這座古寺,他一眼就認出廟門上的對聯是蘇東坡所寫,仔細一看,不禁哈哈大笑。 (註一)
++++++++++++++++++++++++++++++++++++++++++++++++++++++
一日,東坡佛印倆坐花艇遊西湖。
酒至三巡,蘇東坡看到湖邊不遠處有一條黑狗在跑,便又想戲弄一下佛印和尚,於是,抓起佛印和尚吃過的一塊豬骨頭扔到稻田中。黑狗一見,猛地撲到稻田中咬起骨頭就跑。蘇東坡哈哈一笑,說[狗咬禾上骨].
佛印和尚遭戲弄後,眉頭一皺,見桌上放著一把蘇東坡題過詩的扇子,就隨手拿起,拋入水中,接著吟道[水流東坡詩](註二)
++++++++++++++++++++++++++++++++++++++++++++++++++++++
一日,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京都相國寺對飲。正當兩人酒興正濃時,佛印和尚揮毫,題寫了以“酒色財氣”為內容的一首詩來[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牆裏藏。誰能跳出牆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
席間,蘇東坡即興和道[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一次,宋朝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同游相國寺,看到牆上佛印與蘇東坡兩人的這兩首詩,神宗令王安石也來和上一絕,王安石稍加思忖,寫道[席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富財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
神宗皇帝的詩興油然。當即吟詩一首[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
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兩人結伴出遊,看見一個老木匠正在拿著墨水匣彈墨線,佛印馬上做首一詩[吾有兩間房,一間賃與轉輪王,有時拉出一線路,天下妖魔不敢當。]這就是人心中的這間房,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線、不超越,這才能夠做到這個世界上行為的守則。
蘇東坡也即興作詩[吾有一張琴,五條絲弦藏在腹,有時將來馬上彈,盡出天下無聲曲。]這就是人心中感性的歡欣。每到一個風景,每到一處地方,心中有一種悲憫之情,有一種歡欣之意可以流露出來。
++++++++++++++++++++++++++++++++++++++++++++++++++++++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遊山,只見一個小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訴道,因為他在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
廟中的方丈一聽說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蘇東坡一進廟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賴地央求蘇東坡留個手跡。
蘇東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說[寫字可以,但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著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答應說[阿彌陀佛,老納遵從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開紙,蘇東坡奮筆疾書,一幅對聯一揮而就[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無]
時隔不久,佛印雲遊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嗎]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 (註三)
+++++++++++++++++++++++++++++++++++++++++++++++++++++
有一次兩人來到天竺寺,看到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念珠,蘇東坡就問[觀音是古佛再來,為什麼還手持念珠呢?]佛印[就是念佛號嘛!]
蘇東坡[念什麼佛號?]佛印[就念觀音菩薩佛號。]
蘇東坡[他自己就是觀音,為什麼還要念自己的佛號?]佛印說[求人不如求己啊!]
〔菩提由心內覓,何用向外求玄!〕佛教強調無神鬼獸精妖怪,一切都是自我修行,自我完善. 〔如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
有一次蘇東坡用"鳥”這個不雅的俚語開佛印的玩笑。蘇東坡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例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
好一個僧,好一頭鳥,僧鳥都是外緣吧.東坡佛印外緣生則合,緣滅則散,無我執,無他疑.無物礙,自由自在.
+++++++++++++++++++++++++++++++++++++++++++++++++++++
一天,蘇東坡去找佛印和尚下棋,剛走進寺廟,東坡就高叫道[禿驢何在]。佛印頓時回應[東坡吃草]旁人愣住了,他兩卻哈哈大笑起來
從這些小故事中,東坡佛印不時互謔,卻又適時互補,天生一對活寶貝。
註一,二,三請在【偉霖世界:小題大做】中尋。
http://bwcwj03.blogspot.hk/2009/11/blog-post.html
佛印對蘇東坡的評價非常高,《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 飽讀詩書不難,要筆下無塵,本無一物,談何容易?
++++++++++++++++++++++++++++++++++++++++++++++++++++++
有一天蘇東坡跟佛印一起在打坐。
過了約一柱香的時間,兩人同時張開眼睛,結束打坐。蘇東坡覺得渾身舒暢,滿心歡喜地問佛印[你看我現在像什麼?]佛印說[我看學士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佛印說自己像尊佛,心中大樂。
佛印也問蘇東坡說[那學士看我像什麼呢?]蘇東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佔上風,今次可讓我找到機會了,於是回答佛印說[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佛印臉上微微一笑,便又繼續打坐了。
蘇東坡佔了佛印的便宜後,越想越樂。回到家便迫不急待地向蘇小妹詳述,弦耀一番。
[你被佛印比下了。]蘇小妹聽完蘇東坡的描述後說。
[什麼?我像尊佛,他像堆大便,怎麼會是我被比下了呢?]
[佛印心中有佛,觀看萬物皆有佛性,所以看你像尊佛。那大哥你當時心中到底裝了些什麼?”
這是比較多人引用的故事,也著實說出一切由心的道理.主觀的意志思想往往主宰了整個人的感觀行為,我執越重,孽障越深.對人有成見,便看他不順眼,無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看在眼內,聽在耳裡都不是味兒,瞋由此起,怒從心生,世界變得暴戾多了.
++++++++++++++++++++++++++++++++++++++++++++++++++++++
一天蘇東坡寫了首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非常得意,忙派人把它送到對江給佛印看。佛印看後只在上面批了[放屁]兩個字。東坡大為光火,立即乘船過江,找佛印大興問罪之師。
佛印早已在江邊‘候駕’了。東坡責問他為什麼罵人,佛印卻像沒事一樣反問他道[學士為何如此動氣?]東坡把批語的事說了,佛印呵呵大笑道[學士不是已經‘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麼一個‘放屁’就把你打過江來?]
這是另外一個較多人認識的故事。不受外力所影响,不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動,不為六根六塵六識所染,說說還可以,非修行中人,怎能不動心?
愛心怒心貪心癡心慾心戒心一切心,都因外緣所起.內境相應而生.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看得透嗎?
++++++++++++++++++++++++++++++++++++++++++++++++++++++
有一天,佛印和尚燒了條好魚準備下飯,忽遇蘇東坡來訪。佛印知蘇東坡好饞,故意把一口磬翻過來把魚蓋上,然後招呼東坡進門坐下。
蘇東坡進門前,早聞著魚香了。坐定後,他瞧見桌上除了粗茶淡飯,還有一口覆著的磬,心裏有數!
但見佛印一邊給自己添飯,一面假惺惺地說[哎呀,沒料貴客臨門,啥菜也沒準備,只有委曲你扒飯-----------]這「飯」字,拉得好長。
東坡看佛印絲毫沒有分享的意思,想到幾天前佛印拜託自己寫副對聯給某某施主,遂心生一計[日前你託我寫給某某的對聯,是要在『善』字上作文章吧?我早已作好,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先在』,下聯是『積善人家......積善人家......』糟!!.....這下面三字該怎麼接啊??]東坡故意想不起來。佛印好心,連忙幫腔道[慶有餘][什麼!『磬有魚』?那我不客氣囉!]東坡說著,一邊把磬給掀開,大快朵頤。
++++++++++++++++++++++++++++++++++++++++++++++++++++++
有一天,蘇東坡遊山玩水,來到半山裏一座古寺,正想進去,一個小和尚攔住了去路說[凡進廟者,不管是拜佛還是遊覽,都要交紋銀一兩]
蘇東坡奇怪的說[我遊覽過無數名刹古寺,從未有過進門要收銀兩的。] 小和尚無可奈何的說[這是方丈的規定,我們是只認銀子不認人。]
蘇東坡想給,可摸遍了全身,也不夠二兩銀子,只好說[ 對不起,今天忘記了帶銀子。] 這時,方丈走過來說[既然先生沒帶足銀子,就先收下這些吧!不過,請先生寫一根欠條,免得以後互不承認。]
蘇東坡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寫了一根欠條,交給了方丈。 方丈接過欠條,看到簽名,連忙施禮說[原來是蘇大學士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說著把那張欠條放進了袍袖之中,這才讓蘇東坡進廟門。
遊覽完畢,蘇東坡剛要走,又被老方丈攔住說[蘇大學士,既然來這裏一趟,就請蘇大學士給本寺山門,題寫一副對聯吧!] 蘇東坡看了看方丈說[好吧!拿紙筆來!] 一切妥當後,蘇東坡提筆在手,一揮而就。上聯是[鳳落禾下飛去鳥],下聯是:[馬到蘆邊草不生]。寫完後就頭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方丈請工匠把蘇東坡寫的對聯,雕刻在廟門兩邊的立柱上。
有一天,佛印和尚來到了這座古寺,他一眼就認出廟門上的對聯是蘇東坡所寫,仔細一看,不禁哈哈大笑。 (註一)
++++++++++++++++++++++++++++++++++++++++++++++++++++++
一日,東坡佛印倆坐花艇遊西湖。
酒至三巡,蘇東坡看到湖邊不遠處有一條黑狗在跑,便又想戲弄一下佛印和尚,於是,抓起佛印和尚吃過的一塊豬骨頭扔到稻田中。黑狗一見,猛地撲到稻田中咬起骨頭就跑。蘇東坡哈哈一笑,說[狗咬禾上骨].
佛印和尚遭戲弄後,眉頭一皺,見桌上放著一把蘇東坡題過詩的扇子,就隨手拿起,拋入水中,接著吟道[水流東坡詩](註二)
++++++++++++++++++++++++++++++++++++++++++++++++++++++
一日,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京都相國寺對飲。正當兩人酒興正濃時,佛印和尚揮毫,題寫了以“酒色財氣”為內容的一首詩來[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牆裏藏。誰能跳出牆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
席間,蘇東坡即興和道[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一次,宋朝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同游相國寺,看到牆上佛印與蘇東坡兩人的這兩首詩,神宗令王安石也來和上一絕,王安石稍加思忖,寫道[席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富財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
神宗皇帝的詩興油然。當即吟詩一首[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
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兩人結伴出遊,看見一個老木匠正在拿著墨水匣彈墨線,佛印馬上做首一詩[吾有兩間房,一間賃與轉輪王,有時拉出一線路,天下妖魔不敢當。]這就是人心中的這間房,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線、不超越,這才能夠做到這個世界上行為的守則。
蘇東坡也即興作詩[吾有一張琴,五條絲弦藏在腹,有時將來馬上彈,盡出天下無聲曲。]這就是人心中感性的歡欣。每到一個風景,每到一處地方,心中有一種悲憫之情,有一種歡欣之意可以流露出來。
++++++++++++++++++++++++++++++++++++++++++++++++++++++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遊山,只見一個小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訴道,因為他在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
廟中的方丈一聽說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蘇東坡一進廟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賴地央求蘇東坡留個手跡。
蘇東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說[寫字可以,但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著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答應說[阿彌陀佛,老納遵從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開紙,蘇東坡奮筆疾書,一幅對聯一揮而就[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無]
時隔不久,佛印雲遊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嗎]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 (註三)
+++++++++++++++++++++++++++++++++++++++++++++++++++++
有一次兩人來到天竺寺,看到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念珠,蘇東坡就問[觀音是古佛再來,為什麼還手持念珠呢?]佛印[就是念佛號嘛!]
蘇東坡[念什麼佛號?]佛印[就念觀音菩薩佛號。]
蘇東坡[他自己就是觀音,為什麼還要念自己的佛號?]佛印說[求人不如求己啊!]
〔菩提由心內覓,何用向外求玄!〕佛教強調無神鬼獸精妖怪,一切都是自我修行,自我完善. 〔如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
有一次蘇東坡用"鳥”這個不雅的俚語開佛印的玩笑。蘇東坡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例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
好一個僧,好一頭鳥,僧鳥都是外緣吧.東坡佛印外緣生則合,緣滅則散,無我執,無他疑.無物礙,自由自在.
+++++++++++++++++++++++++++++++++++++++++++++++++++++
一天,蘇東坡去找佛印和尚下棋,剛走進寺廟,東坡就高叫道[禿驢何在]。佛印頓時回應[東坡吃草]旁人愣住了,他兩卻哈哈大笑起來
從這些小故事中,東坡佛印不時互謔,卻又適時互補,天生一對活寶貝。
註一,二,三請在【偉霖世界:小題大做】中尋。
http://bwcwj03.blogspot.hk/2009/11/blog-post.html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將有五危
孫子兵法九變篇【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危,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今日面對的情況, 可以體驗到將有五危中的[愛民可煩]的災害。
事緣工作間中有一男同事被人報警控以非禮罪,以其利用職權,作出些越軌的行為,明是聽肺音,實則撫胸。 主管經理是為同事請命的熱血中年,他直覺認為同事不會做些如此失德之事,定是女事主在捏造事實,誣篾同事。於是言談行文間,彷彿管理階層缺少支援支持。我一再在澆冷水要他清醒,報了警,我們能做的就是抽身事外,保持中立,有聞必錄,不加主觀意見。而且,女事主亦無誣告的動機。信同事之餘,不妨亦聽聽女事主的話。但主管經理他當然有不同的看法。
不久,當問過更多的其他同事,更多的事件浮現,更多的事實根據後, 他又覺得受騙及無奈,並且改變立場,尋且希望繩之於法。原來另有同事證實曾經見過這男同事有過類似的行為。
事件進入司法程序,無謂多講,看法庭判案好了。
要說的便是[愛民可煩],辦事的若陷入感情的枷鎖,看事便有主觀有徧差,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愛民便容易變成負累 , 一不留神, 便陷覆軍殺將之局。
稍後此主管經理認清自己的問題弱點,不斷的說幸虧有我提點,說我能保持冷靜中立, 且有經驗累積 , 有前車可鑑。
但有時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的 , 是否為明節保身而置身度外? 無論如何, 這次算是處理得宜, 可免陷於危地.
今日面對的情況, 可以體驗到將有五危中的[愛民可煩]的災害。
事緣工作間中有一男同事被人報警控以非禮罪,以其利用職權,作出些越軌的行為,明是聽肺音,實則撫胸。 主管經理是為同事請命的熱血中年,他直覺認為同事不會做些如此失德之事,定是女事主在捏造事實,誣篾同事。於是言談行文間,彷彿管理階層缺少支援支持。我一再在澆冷水要他清醒,報了警,我們能做的就是抽身事外,保持中立,有聞必錄,不加主觀意見。而且,女事主亦無誣告的動機。信同事之餘,不妨亦聽聽女事主的話。但主管經理他當然有不同的看法。
不久,當問過更多的其他同事,更多的事件浮現,更多的事實根據後, 他又覺得受騙及無奈,並且改變立場,尋且希望繩之於法。原來另有同事證實曾經見過這男同事有過類似的行為。
事件進入司法程序,無謂多講,看法庭判案好了。
要說的便是[愛民可煩],辦事的若陷入感情的枷鎖,看事便有主觀有徧差,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愛民便容易變成負累 , 一不留神, 便陷覆軍殺將之局。
稍後此主管經理認清自己的問題弱點,不斷的說幸虧有我提點,說我能保持冷靜中立, 且有經驗累積 , 有前車可鑑。
但有時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的 , 是否為明節保身而置身度外? 無論如何, 這次算是處理得宜, 可免陷於危地.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大道廢,有仁義
如今在醫院所面對的,正如老子所說的一樣.。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醫護人員的本性真心失了,當所有人都視若無睹,捨慈缺悲,偏離自然,高層便時刻強調人的真情實感,歪離倫理的什麼【視病猶親】便成大家的座右銘。
醫院的表現差強人意,人民對他的信任如江河日下時,那些江湖術士,黃綠郞中便群起而生,澳洲認證幫相應出籠矣。嚴重醫療事故頻繁,單單懂得多寫幾頁文件也能得到尊貴的認證嗎? 到百病叢生的內科病房巡查,評語只有一句繼續《持續品質改進》,不是江湖賣葯是啥?
當所有人都冷漠無情,卸責失德, 大道盡廢,高層便搬出義理規範,強調諧和共處,啷啷上口的什麼【體恤共享, 尊重互信】便成醫院的圖騰。
醫院昏亂不堪,這時候陸續見到有能之士,苦心之人紛紛擾擾,唯唯諾諾的,群魔亂舞,好不熱鬧啊!
這樣的口號標語,一大堆的手冊、指引、政策、記錄,加上為數不少的誓死效忠之士彷彿便是苦海的明燈,渡岸的鐵笩,這真的就是解決一切的方法?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醫護人員的本性真心失了,當所有人都視若無睹,捨慈缺悲,偏離自然,高層便時刻強調人的真情實感,歪離倫理的什麼【視病猶親】便成大家的座右銘。
醫院的表現差強人意,人民對他的信任如江河日下時,那些江湖術士,黃綠郞中便群起而生,澳洲認證幫相應出籠矣。嚴重醫療事故頻繁,單單懂得多寫幾頁文件也能得到尊貴的認證嗎? 到百病叢生的內科病房巡查,評語只有一句繼續《持續品質改進》,不是江湖賣葯是啥?
當所有人都冷漠無情,卸責失德, 大道盡廢,高層便搬出義理規範,強調諧和共處,啷啷上口的什麼【體恤共享, 尊重互信】便成醫院的圖騰。
醫院昏亂不堪,這時候陸續見到有能之士,苦心之人紛紛擾擾,唯唯諾諾的,群魔亂舞,好不熱鬧啊!
這樣的口號標語,一大堆的手冊、指引、政策、記錄,加上為數不少的誓死效忠之士彷彿便是苦海的明燈,渡岸的鐵笩,這真的就是解決一切的方法?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寫黛玉和寶玉用禪語問答:黛玉乘此機會,說道:“我便問你一句話,你如何回答?”寶玉盤著腿,合著手,閉著眼,撅著嘴道:“講來。”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今兒和你好,后來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好一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眼闊肚窄, 想多渴也不易.
但人就是貪婪的, 需要的, 當然要, 未雨綢繆, 多取一些, 當然有理, 為下半 生張羅, 合該如此, 為妻兒打拼, 好丈夫的份內事, 再多一些又如何? 多多益善, 管他之後束之高閣. 勞勞碌碌, 營營伇伇, 或巧取豪奪, 無所不用其極, 最終落得的還不過是八大人覺經中說的【多欲為苦, 生死疲勞, 從貪欲起, 少欲無為, 身心自在.】【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顏回的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其. 斯人斯行, 快哉!!
好一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眼闊肚窄, 想多渴也不易.
但人就是貪婪的, 需要的, 當然要, 未雨綢繆, 多取一些, 當然有理, 為下半 生張羅, 合該如此, 為妻兒打拼, 好丈夫的份內事, 再多一些又如何? 多多益善, 管他之後束之高閣. 勞勞碌碌, 營營伇伇, 或巧取豪奪, 無所不用其極, 最終落得的還不過是八大人覺經中說的【多欲為苦, 生死疲勞, 從貪欲起, 少欲無為, 身心自在.】【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顏回的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其. 斯人斯行, 快哉!!
散文, 佛偈
看佛眾的散文, 很多不同篇幅都轉載著同一個孟子說失羊的故事, 可自己尋遍了孟子全集, 都沒有類同的描寫, 大概都是以訛傳訛吧.
無論如何, 這故事有發人心省之處, 自己也轉錄如下:
有一次孟子譏笑眾生:如果家裡的羊走失了,人們都會去找回來;但良心掉了,卻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去找。 一個人若沒有在修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
***************************************************
弟子: 大師, 我愛的姑娘捨我而去, 我很難過. 大師笑道: 你真笨, 難過的應該是她. 你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 她卻失去了一個愛她的人.
***************************************************
無論如何, 這故事有發人心省之處, 自己也轉錄如下:
有一次孟子譏笑眾生:如果家裡的羊走失了,人們都會去找回來;但良心掉了,卻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去找。 一個人若沒有在修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
***************************************************
弟子: 大師, 我愛的姑娘捨我而去, 我很難過. 大師笑道: 你真笨, 難過的應該是她. 你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 她卻失去了一個愛她的人.
***************************************************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禪宗流源
達摩原是南印度國王的三王子,他拋棄榮華富貴跟隨般若多羅悟道四十年,成為印度第二十八祖,般若多羅圓寂六十年間,致力破除小乘,弘揚大乘佛法,後渡船三年抵達中國,成為中國禪宗始祖,素有「壁觀婆羅門」之稱
慧可又名僧可,俗姓姬,河南人。原是儒家學者,精通儒家典籍,因為儒家訓令無法解其疑惑,便遊學四方,四十歲拜達摩為師,六年之後取得心印,成為禪宗二祖,於開皇十三年圓寂,享年一0七歲。
僧璨俗姓孫,河開封人。幼年愛好佛學,曾多次遊方河北、江南、西北等處,當時人稱為「赤頭璨」,後來慧可傳授心法,成為禪宗三祖。僧璨經歷過「周武法難」曾經隱遁於安徽省舒州附近,唐玄宗賜諡為「鑑智禪師」。
道信俗姓司馬,湖北廣濟人。自幼慕解脫法門,侍奉僧璨九年授得衣缽,成為禪宗四祖。道信衣缽承傳給弘忍,亦度化牛頭山的法融,開旁系牛頭法融一派禪風。唐高宗永徽二年閏九月過世,享年七十二歲,代宗敕諡「大醫禪師」。
弘忍俗姓周,湖北黃梅人。十三歲拜謁四祖,三十年後四祖傳授心法,開「東山法門」一派禪風,其弟子有惠能和神秀各自形成南宗禪和北宗禪,唐高宗上元二年圓寂,代宗諡為「大滿禪師」。
惠能大師者,俗姓盧氏,其先范陽人。母李氏,感異夢,覺而異香滿室,因有娠,六年乃生,毫光騰空。黎明有僧來語祖之父曰:「此子可名『惠能』。」父曰:「何謂也?」僧曰:「『慧』者,以法慧濟眾生;『能』者,能作佛事。」語畢,不知所之。惠能父親早亡,家境貧窮以賣柴為生。一次,惠能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便蒙生學習佛法之念。他去黃梅山拜謁五祖弘忍,由此開始了學佛生涯。其後得弘忍傳衣砵而為六祖。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食經
「素食」,不食肉以至不食任何有生命形態(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東西。有食肉的需求,就難避免有殺生的供給,所以,大乘修菩薩行者主張完全素食,可以說是「大悲心」的徹底發揮。
「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
「過午不食」,是佛制,也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就立下的規定,不分大乘小乘。原因是中午過後就不是人吃飯的時間,另外是到了夜間如果就食,餓鬼道的餓鬼會來強食,一來是他們彼此之間的傷害,二來是食物入口之後即化成火焰,出家人基於慈悲心及不非時食,所以過午不食。
此外如果一日三餐四餐的,又要準備又要吃,在時間上,行為上,對修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葷」,刺激味道的植物。佛教以大蒜、小蒜、蒜、興渠、蔥、薤、為五葷(五辛)。這些東西有臭氣,污穢不淨,還會助長性欲。。《楞嚴經》裏說:『蔥韭蒜等,臭穢不淨,能礙聖道,亦礙人天。』 所謂蔥、韭、蒜,『熟食發淫,生啖增窪』註:薤俗稱為蕎頭。興渠是一種印度香料,又名阿魏、阿虞、薰渠、哈昔尼、芸臺等。這種香草在西域有出產,但中國不常見,是一種近似芫荽的植物,所以亦有人直接指為芫荽。
「肉邊菜」,涅槃經內迦葉問佛說:「若乞食時,得雜肉食,雲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說:「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
由這段開示可知,肉邊菜是需要將肉和菜分將,再把菜洗得乾乾淨淨的,才能食用。但這是僧人乞食的時候,在客觀環境上,一點變更的方法都沒有的情況下如此。
「蛋」,顯識論講:「一切卵不可食。」因為生命的形態有四種,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而蛋是屬於卵生的有情生,只要有蛋這個形體在,便有一個具體而微的生命存在,所謂「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所以現在的蛋雖然沒有經過受精,也沒有孵化,吃了就等於殺了一個眾生的生命。日積月累,所造的殺業也是非常嚴重的。
「三淨肉」,第一、眼不見殺,第二、耳不聞殺,第三、不為己所殺。
《涅槃經》內迦葉問佛:「何故先聽食三種淨肉,乃至九種淨肉?」佛說:「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以聲聞乘來說,佛涅槃前聽許吃三淨肉,佛涅槃後,便是一切肉不可食。以菩薩乘而言,佛涅槃前後,一切肉皆不可食用。《楞伽經》佛說:「未來之世,有愚癡人,妄說毘尼 (戒律),壞亂正法,誹謗於我,言聽食肉,亦自曾食。」又說:「大慧!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這種情形,是佛還在世的時候,為引度眾生,而採用「漸進」的方式,讓眾生修學佛法。當他要離開這娑婆世界的時候,又把三淨肉的事情交代得非常明確,他說:「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告訴修學佛法的弟子「凡是肉者,一切悉斷」。
「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
「過午不食」,是佛制,也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就立下的規定,不分大乘小乘。原因是中午過後就不是人吃飯的時間,另外是到了夜間如果就食,餓鬼道的餓鬼會來強食,一來是他們彼此之間的傷害,二來是食物入口之後即化成火焰,出家人基於慈悲心及不非時食,所以過午不食。
此外如果一日三餐四餐的,又要準備又要吃,在時間上,行為上,對修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葷」,刺激味道的植物。佛教以大蒜、小蒜、蒜、興渠、蔥、薤、為五葷(五辛)。這些東西有臭氣,污穢不淨,還會助長性欲。。《楞嚴經》裏說:『蔥韭蒜等,臭穢不淨,能礙聖道,亦礙人天。』 所謂蔥、韭、蒜,『熟食發淫,生啖增窪』註:薤俗稱為蕎頭。興渠是一種印度香料,又名阿魏、阿虞、薰渠、哈昔尼、芸臺等。這種香草在西域有出產,但中國不常見,是一種近似芫荽的植物,所以亦有人直接指為芫荽。
「肉邊菜」,涅槃經內迦葉問佛說:「若乞食時,得雜肉食,雲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說:「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
由這段開示可知,肉邊菜是需要將肉和菜分將,再把菜洗得乾乾淨淨的,才能食用。但這是僧人乞食的時候,在客觀環境上,一點變更的方法都沒有的情況下如此。
「蛋」,顯識論講:「一切卵不可食。」因為生命的形態有四種,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而蛋是屬於卵生的有情生,只要有蛋這個形體在,便有一個具體而微的生命存在,所謂「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所以現在的蛋雖然沒有經過受精,也沒有孵化,吃了就等於殺了一個眾生的生命。日積月累,所造的殺業也是非常嚴重的。
「三淨肉」,第一、眼不見殺,第二、耳不聞殺,第三、不為己所殺。
《涅槃經》內迦葉問佛:「何故先聽食三種淨肉,乃至九種淨肉?」佛說:「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以聲聞乘來說,佛涅槃前聽許吃三淨肉,佛涅槃後,便是一切肉不可食。以菩薩乘而言,佛涅槃前後,一切肉皆不可食用。《楞伽經》佛說:「未來之世,有愚癡人,妄說毘尼 (戒律),壞亂正法,誹謗於我,言聽食肉,亦自曾食。」又說:「大慧!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這種情形,是佛還在世的時候,為引度眾生,而採用「漸進」的方式,讓眾生修學佛法。當他要離開這娑婆世界的時候,又把三淨肉的事情交代得非常明確,他說:「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告訴修學佛法的弟子「凡是肉者,一切悉斷」。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
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
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
讀莊子至此,不禁擊節而嘆,時代雖不同,現像則一樣。
縱觀自己的行業,大學生多的是:學士多如螻蟻,碩士觸目皆有,博士雖不多,有業務往來的也可數上三幾個。真的是人材濟濟?卻又不是,有其道者,未之見也;有見識者,庶幾少矣;目光如豆唯唯諾諾者不勝其數;工作馬虎得過且過者比比皆是。
何以有此業果,事出必有因緣。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老夫也曾濫竽充數在護士學校中講了幾節課,百多個學生充塞於課室上,濟濟一堂,好不熱鬧。真的很熱鬧,自出自入者有之,談天說地者有之,吃喝玩樂者有之,溫習功課的自然也不少。何來的尊師?那有過自重?不懂得好好學習,不懂得尊重自重,怎可能是個好護士?
於戲!!專上教育普及如斯!專業訓練淪落如此!自求多福如何?
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
讀莊子至此,不禁擊節而嘆,時代雖不同,現像則一樣。
縱觀自己的行業,大學生多的是:學士多如螻蟻,碩士觸目皆有,博士雖不多,有業務往來的也可數上三幾個。真的是人材濟濟?卻又不是,有其道者,未之見也;有見識者,庶幾少矣;目光如豆唯唯諾諾者不勝其數;工作馬虎得過且過者比比皆是。
何以有此業果,事出必有因緣。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老夫也曾濫竽充數在護士學校中講了幾節課,百多個學生充塞於課室上,濟濟一堂,好不熱鬧。真的很熱鬧,自出自入者有之,談天說地者有之,吃喝玩樂者有之,溫習功課的自然也不少。何來的尊師?那有過自重?不懂得好好學習,不懂得尊重自重,怎可能是個好護士?
於戲!!專上教育普及如斯!專業訓練淪落如此!自求多福如何?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唱K 跳舞
論語 先進第十一 25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青島浴場
現今家長,一點餘暇都不留給子女,不是補習,便是學藝,總要把子女弄得筋疲力竭。
只要適可而止,消閒,嬉戲,玩樂,唱K,跳舞,有何不可。 適當的娛樂,情志的舒緩,對個人身心發展,只會更為有利。
人人都說儒家古板,封建,看看孔子與學生的對話,當感慚愧,無地自容。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青島浴場
現今家長,一點餘暇都不留給子女,不是補習,便是學藝,總要把子女弄得筋疲力竭。
只要適可而止,消閒,嬉戲,玩樂,唱K,跳舞,有何不可。 適當的娛樂,情志的舒緩,對個人身心發展,只會更為有利。
人人都說儒家古板,封建,看看孔子與學生的對話,當感慚愧,無地自容。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六祖壇經
讀六祖壇經, 印像最深刻的場景有二。. 吾縱不敏, 從中亦獲益良多.
一是五祖出題, 要『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從偈中可見神秀與惠能的覺性分別:-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二是六祖惠能大師從五祖弘忍門下得到傳承之後,到了廣州法性寺,見到兩位和尚對著寺前的旗子在爭論:-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避。』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
一是五祖出題, 要『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從偈中可見神秀與惠能的覺性分別:-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二是六祖惠能大師從五祖弘忍門下得到傳承之後,到了廣州法性寺,見到兩位和尚對著寺前的旗子在爭論:-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避。』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
訂閱:
文章 (Atom)